题图图说:单宇(左),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专家,援藏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
创伤医疗是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招牌之一。救治创伤的关键是手术能力,而麻醉是手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的单宇医生在当地大力开展围术期超声可视化技术,包括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血管穿刺和心肺评估等,提高了麻醉的精准性,帮助危重患者顺利过关。
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本就不稳定。麻醉医生面对的患者,可能已是意识模糊、周身湿冷、血氧不稳。在这种情况下的全身麻醉,有时可能意味着风险的增加。而局部神经阻滞可使麻醉的作用范围更精准,保障患者其他器官的稳定运行。
在更精准的麻醉技术加持下,医院成功开展多例自治区或日喀则的首例手术。如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单侧双通道关节镜下脊柱内镜术、胸腔镜下5岁患儿单腔导管单肺通气左下肺叶切除术等。单宇医生还多次参与疑难危重抢救手术,如双侧连枷胸失血性休克、重度子痫胎盘早剥失血休克、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急诊剖宫产等。2024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术量同比增长18%,三、四级手术增长19%,无一例麻醉相关不良事件。
今年1月,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医院日益精进的麻醉技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名伤员腰椎骨折伴随其他多处损伤,腰椎手术过程中反复出现血氧不稳定、呼吸储备功能不佳等现象。但一次手术又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为挽救他的肢体功能,需要尽早在手术窗口期再行下肢骨折手术。问题是,这次麻醉该怎么上呢?如果再出现血氧不稳,又该怎么办呢?为了稳妥起见,全身麻醉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本来,通过椎管内麻醉是一种选项,但他的腰椎受伤,这条路行不通。综合考虑下,单宇医生决定发挥上海六院特色,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即为患者做了高位的左下肢神经阻滞术,辅以少量的浅镇静药物。手术在浅浅的睡眠中顺利完成。患者后来反馈,手术当晚,伤口疼痛感也没有想象中这么厉害。第二天,左腿的运动和感觉也都恢复了。这也是日喀则地区首例超声引导下单纯神经阻滞下肢骨折手术。
在震后救治中,单宇医生在两周内,与同事合作,做了60余台重症多发伤患者的三、四级手术麻醉,每一次都要承担极大的压力。整个团队配合默契,无一例并发症,结果令人欣慰。
在日喀则,手术室内外麻醉的需求日益繁重,目前无痛分娩已顺利开展,无痛胃肠镜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单宇主任也努力挖掘科室里青年医生的潜力,每周都有小讲课,科室所有医生都参与,人人都是主讲者。从选题到检索资料、制作PPT,他都逐项辅导。作为“三交”(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之一,还组织手术室相关科室赴上海多家三甲医院学习,两次派出当地医生赴上海六院和海口分院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麻醉超声培训班。
青年医生在快速成长。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术护理团队在西藏首届手术护理操作技能比赛中以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获团体冠军,还将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比赛。麻醉科申请并立项了两项自治区(省部)级课题,手术室护理团队首次申请了一项国家卫健委围术期护理课题。这些“最佳战绩”帮助科室时隔七年之后,在2024年度再次获得“先进科室”的称号。
股票配资网站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