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亚的版图当中伊朗是个特别的存在,它有着庞大的国土面积,资源相当丰厚,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还把控着全球石油运输的重要咽喉,霍尔木兹海峡,这样看来,这个国家在国际上应该占得更大话语权才对,可长期以来却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在很多地方反而显得很被动,复杂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压力是理解伊朗处境的关键所在。 伊朗属于西亚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处在亚欧大陆交接处的位置,运输以及贸易意义非常显著,该国的国土面积达164.5万平方公里,在中东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如此一来,伊朗就具备了巨大的资源基础和能源储备,伊朗所拥有的天然气储量在全球范围内位于第二位,而且在石油方面也位居第四,这些丰富的资源让其成为了能源领域的关键参与者,资源虽多,并未带来经济或政治上的繁荣,长久以来,来自外界的压力加上国内治理的困难使伊朗陷入到了发展的窘境当中。 伊朗地形复杂程度高九成以上都是高原和沙漠,平均海拔900到1500米,高原之下,伊朗的内陆封闭性很强,物流,交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受到很大影响,高原和沙漠地区多,农业发展受限,运输成本提高,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高三倍,复杂的高原地形既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又是现代化治理的难题。
伊朗的气候是大陆性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气候非常不均衡,四周高山阻挡了湿气流进入内陆,所以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每年的降水量只有250毫米,很多荒漠地区只有50毫米左右,在这么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土地利用率非常有限,伊朗的可耕地面积有5200万公顷,但是真正能种植的土地只有1800万公顷,而且其中只有830万公顷可以灌溉,很多土地因为沙漠化或者变成盐漠而不能使用,这也就限制了伊朗的农业和人口承载力。 伊朗的地形是全境封闭伊朗的地形是伊朗高原本身封闭,也是四周山脉设计封闭,扎格罗斯山脉在伊朗东部,厄尔布尔士山脉沿里海,东部科佩特山脉,加恩山脉,东南基尔塔尔山脉和莫克兰海岸山脉,这都是对外联系的一道屏障,全封闭的地形,在冷兵器时代就是天然的防御屏障,伊朗守住几个山口就足够了,但这种地形导致了现代化交通与经济的区域联系,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并不密切。
虽然伊朗只有耕地位于波斯湾岸边和平原和里海岸边的两个平原上,但这两个富饶的土地的分布却使其无法养活现代化的需要,里海沿海平原不仅很小,只有10到50千米,同时由于山地的限制其气候也有所局限,然而这是伊朗人口集中和农业的主要地区,因为该地区相对的降水较多,土地也较为肥沃,波斯海湾沿海平原位于胡齐斯坦省,相对于上述地区来说波斯海湾沿岸比较适合,不仅水源较多而且拥有河流灌溉种植小麦的地方,该地小麦的人均产高达5.1吨,并且还种植了柑橘树和棕榈等,但这两处地区的占地面积都不大,不能担负整个伊朗的经济压力。 物流成本的增加不只是因为地形气候干旱沙漠扩张也在其中,伊朗的工业制造成本上升,不利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分工需要工业制造各区域之间的合作与控制成本,伊朗的物流问题难以避免,其工业竞争力长期处于劣势。
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地位也是一把双刃剑,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运输都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位置决定了它也是伊朗遭受国际战略压力的原因。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的三座小岛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小通布岛是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屏障,但是这些岛屿面积小、位置靠前,在军事冲突中首当其冲,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守。美国第五舰队驻扎在巴林,距离伊朗主陆只有百公里,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经济的咽喉,伊朗也一直处于战略威胁中。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霍尔木兹海峡曾是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枢纽,石油的发现使这里在世界能源地图上占据越来越有利的地位,但同时也使得伊朗成为地区冲突的“香饽饽”,在这种情况下,伊朗的地缘战略很弱,周边的不稳定因素使伊朗难以制定长远的经济战略。
伊朗虽有诸多资源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有着耕地以及一些有优势的农业区,却不能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更大的国家竞争力,从内部地理限制到外部军事压力,这个“地缘中枢”遇到的问题十分复杂,研究这些因素可以让我们知道,为何这个资源丰富但一直未发展起来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问题的矛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化解,才能让伊朗在未来找到一条发展之路。
股票配资网站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